Q153: 成本分攤
Q153-1 (92/6/2):直接人工與製造費用分攤: 劉先生 [o***@ms85.url.com.tw] 您好:我們公司是一家PCB產業,製程共甲、乙、丙、丁四大站(產程共約20站,我們其他站外包),各站又可細分。我的問題有:1. 直接人工的分攤:每小站的成本動因又因為板厚「烤箱烘烤」重覆顯影(部份料號佔80%),若計算每個料號於每個小站的作業時間,則當天該料號之工時超過上班時間。因為某A產品在烘烤時可以繼續作其他料號、其他製程。我們要如何計算他的直接人工呢?2. 製造費用:因為製程長,所以在月初,廠商請領A料號的加工費時,我們會以直接歸屬的方式計算加工費,其他廠內製造費用因它尚未進入廠內生產,理論上是不能分攤製費,但是它也有可能廠內生產一半送去加工,加工完又送回廠內(工單可以看出所有製程站別),那製費要如何分攤呢?
P.S.我們目前以EXCEL計算人工製費的權數設定其預計分攤的基礎。 我要看 回應內容
Q153-2 (2003/9/2):分步成本之計算-連續式生產:lfy****@21cn.com
您好, 想隔海请教一个问题, 在大陆的生鲜超市会贩卖现场切割的肉品,例如:进货进整只猪,然后再进行切割成部位肉贩卖。此时的成本与毛利计算就有很大的困扰,我想采用类别管理同时以零售价法来计算成本与毛利,但是整只猪的进价可以知道,可是售价却没有,因为不可能卖整只猪,所以不会有零售价,而同类别中的其他商品(瘦肉、排骨、猪肝...)因为不会进货只有销售,所以只有售价,没有进价,请问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这是困扰许多生鲜超市同业的问题,还请协助,感激不尽!
---------------------------------------------------------
(2003/9/4)您好,
感谢贵站迅速的回复,不过我想您可能误解了我的问题,我们是零售商业行业,不是制造业,在实际运作流程中并不像制造业一般有规范,所以我才会想用零售价法来计算肉品切割的分类成本率。
按照您所提供的方法,如果是「直接追蹤」,我们必须事先计算出每一个切割出来的部位肉的单独成本,这就是矛盾的地方了,我就是不知道进价(部位肉是切割出来的,不是直接进货进来的)所以无法采用直接追踪。 而「分攤」也有难题,因为肉品的切割不像工业制程有一定的规范,每一头猪的肥瘦肉比率、内脏重量都不同,所以没有办法得到一个标准的切割配比关系,也就无从得知100公斤的生猪可以切出多少公斤的瘦肉,只有透过实际的操作才能确定。另一个难题是,理论上只要在切割完成的时候就可以纪录切割出来的商品的重量,但是在实际运作的时候,现场的忙碌情况以及其他客观因素影响,是没有办法当场纪录的。
我的思路是根据零售价法的公式,成本率 = (本期进货金额)/(本期可供销货金额),本期进货金额可以从本期生猪的总进货金额得出,我的问题是本期可供销货金额应该如何得出?如果给生猪一个预设零售价来估算本期可供销货金额,那么成本率的计算就失真了,因为当商品(切割以后得到的部位肉)售出的时候是会产生销售价格差异的,此时是不是应该将差异考虑进来?正确的计算过程应该是如何?
以上现象是企业实际运作中面临的问题,还请贵站的诸位费思,结合理论与实际,给予建议。感激不尽 我要看 响应内容
Q153-3 (93/1/11):預計分攤與實際分攤:feng****@pchome.com.tw
請問一下.... 何謂「預計分攤」?何謂「實際分攤」? 我要看 回應內容
Q153-4 (93/5/20):產值與製造費用分攤:sxmei****@hotmail.com
我想請教一下,什麽是産值?一個公司的産值是怎麽樣算的呢?如果要將一個製造費用通過産值來分攤,應該如何分攤呢? 謝謝你的回復。 我要看 回應內容
Q153-5 (93/5/26):ABC與製造費用分攤:black123.i****@nctu.edu.tw
有些學者認為固定費用(fixed overhead, FOH)不需分攤,有些學者認為需要分攤。 請問這兩種看法的理由為何?如果需要分攤,分攤的兩大準則為何? ðQ082-2
在ABC中,何謂 practical capacity 的觀念?採用 practical capacity 對於財報的存貨評價、損益計算、成本控制會產生哪些影響?ABC對存貨的評價方法符合一般公認會計原則(GAAP)嗎? 我要看 回應內容 ・相關問題請參見
Q042: 作業基礎成本制度
Q085: ABC與特定產業
Q153-5: ABC與製造費用分攤
有些經營者,為了提高每股盈餘,盡量減少投資,或者採用租賃的方式來取得資 產。請問為何如此做可提高每股盈餘?紡織業聚陽公司是採用此法的成功案例;一負面案例是面板產業,某企業高階主管認為,今年TFT-LCD之所以缺貨的原因跟此有關,想請問您對此兩案例的看法? ðQ122-6長期投資計畫(資本支出)的評估,為何要用現金流量折現(present value of cash flow)的概念來評估?為何不用每年預期損益(expected annual income)?何謂 NPV (Net Present Value)法?何謂IRR(internal rate of return)法?此兩種方法有何優缺點? ðQ187-1
Q153-6 (93/10/21):共同管銷費用分攤:yu****@kcurban.com.tw
本公司於每月期末時,將行政部門之管銷費用依照業務部薪資之比例分攤入各業務單位,想請教要如何製作分錄?
例:93/09月份行政單位之總管銷費用為$200,000、業A~業C單位之個別薪資為$50,000、$20,000、$30,000.業務單位個別應分攤行政管銷金額為:
業A單位─[$200,000 / ($50,000 + $20,000 + $30,000) ] * $50,000 =$100,000.
業B單位─[$200,000 / ($50,000 + $20,000 + $30,000) ] * $20,000 =$ 40,000.
業C單位─[$200,000 / ($50,000 + $20,000 + $30,000) ] * $30,000 =$ 60,000.
因行政管銷費用涉及多個費用科目,所以不知如何做分錄? 我要看 回應內容
Q153-7 (94/4/18):機器成本分攤:q670****@ms29.hinet.net
第一:
本公司是為模具製造業,因製作模具中須使用彫刻機的加工,故本公司也購買了一台彫刻機, 而彫刻機有刻自已的模具,也有刻對外的模具,如果對外加工的話,分錄一樣是
應收帳款 XXX
銷項稅額 XXX
加工收入 XXX
如果對內加工的話,他是算公司的一個成本,在計算成本是,照理應加入此項費用, 但老板說彫刻機若加工自已的模具帳面不要列入加工收入,但成本帳要計入銷貨成本, 故因為不計入加工收入的話,所以我在會計軟體中則沒有切傳票,只在手計的成本帳中加入彫刻的彫刻費用,是否因為如此,我會計軟體中的銷貨成本為負數(因為會計軟體中無出現此費用,但手計的成本卻出現) ðQ099-3。
第二:加工本公司的模具彫刻時,是否該切傳票,若要切傳票,傳票又該如此作帳呢? 我要看 回應內容
Q153-8 (94/11/23):人工成本分攤:vick****@ab****.com
我們公司是小型製造業,大部份半成品都是委外加工,回來後再部分加工及組裝。 要如何合理分攤人工成本到每一個成品上?又因我們公司沒有計算真正的標準工時要處理,謝謝! 我要看 回應內容
Q153-9 (95/6/13):商品成本之範圍與分攤:carmen****@msa.hinet.net
我是台灣讀者,因對貿易及會計完全不懂,想請問各位先進:進口成本/批價/定價應如何計算出來?
產品:犬貓食品,包裝重不等:1. 應算在商品成本內的項目,除出廠價外,是否尚包括:海運、保險、銀行手續費、進口稅、海關倉租、檢驗費、報關費、國內運輸費。該以重量分攤,還是數量分攤?2. 商品成本應抓多少比例?以舖貨到店家為例,才cover的過來?3. 管銷費項目是否包括:辦公室租金、人事、宣傳廣告費、國內運輸、雜費、交際、營業稅。不能納入成本嗎?應如何分攤?
4. 毀損、贈品應算在那一部分成本?如何分攤?毀損ðQ173-1、贈品ðQ156-1
5. 進口匯率經常變動,因此在成本上應如何概抓? ðQ182
不知是否還有我沒想到的,麻煩大家了,產品預計7月抵台,但問了許多人,這一部分還是霧沙沙,我希望可以抓出真正成本,才知是賠還是可以繼續下去?感恩大家,祝順安! 我要看 回應內容
Q153-10 (96/1/13):生產成本之分攤:**@**c.com.tw
想請教二個有關於生管成本的問題:1.工單開立生產10個,但本月只入庫8個,下月才入庫2個,本月已分攤8個成本(包含材料、人工、製費),但是下月本來應該要入庫2個,客戶卻砍單,所以2個不需要生產完成入庫,請問如何完成分攤其餘2個成本呢?? 2.生管成本分攤的人工與製費、薪資與費用是在下個月才支付,那麼如何分攤本月的成本呢?謝謝!! 我要看 回應內容
Q153-11 (96/7/10):藝術品入帳與攤銷:ellentao****@yahoo.com.tw
我想請問.. 本公司是一個一般的投資顧問公司,老闆買了一幅價值70萬的畫作放置在公司,想請問若是要分年分攤應該要攤幾年呢?? 其會計科目是歸屬在「其他資產」嗎?? 還是有其他作法,謝謝! 我要看 回應內容
Q153-12 (96/9/11):商務服務成本分攤與訂價:happylarry****@yahoo.com.hk
請教:敝公司提供商務支援,目標是5年賺60萬(每月即要賺$7.3K),現有服務想進行成本及利潤分配。請問成本、銷售佣金、營運管理費等等,怎分配或怎達成公司目標?現有服務概況:
1.每月給客會計服務:成本$700、銷售佣金=?、營運管理費=? ,售價可定為$1,400......ok?
2.電郵系統:成本$6,000、伺服器每年系統成本$1,000(可提供500個客户電郵) 售價是一個$30(現已有5個客户,其中一個(租用4個電郵帳戶)首年租金$30*4*12個月=$1,440,.....這售價ok嗎?而銷售佣金應是?謝謝各高人指教! 我要看 回應內容
Q153-13 (101/5/13):PCB底片及鋼板成本分攤:helsa****@hotmail.com
您好:我在貴站尋找有關成本分攤的方法,我司有生產電路板供銷售,想請問以下兩個問題:1. 我司設計PCB後由PCB廠商洗板,第一次洗板後會有底片費用產生,此後再次洗板則不須收取底片費,請問這筆底片費用應如何分攤到每片PCB上(我司每次洗板數量不固定)? 2.我司由外面採購材料後,交由加工廠加工,每一種電路板第一次會有鋼板費用,此後同機種再加工便不須收取鋼板費用,請問鋼板費用應如何合理分攤?以上問題,承蒙您撥忙審閱,不勝感謝! 我要看 回應內容
編按:相關問題請參見
站長回應: 製造過程所發生的成本須依照成本標的作成本分配(Cost Assignment),其方法有「直接追蹤」及「分攤」(如下圖)。以本題直接人工成本來說,當製程加工人員不再從事某料號之製造時(此時某料號正在烘烤製程),歸屬某料號工時之累計即應停止,故不會發生「當天該料號之工時超過上班時間」之問題。至於,實際工時之計算,可透過工時蒐集設備來蒐集各料號之工時資料,以降低工作人員為記錄工時所花之代價。 至於「製造費用」之分攤,道理亦相同。某一批產品委外加工之期間,亦不應累計其生產時間。而「生產時間」之選定,會依製造費用之發生與哪一或哪幾個「成本動因」有關,而有不同之處理。 若貴公司之製程步驟及生產效率極為穩定,採用預定製費分攤率方式再根據實際記錄之「成本動因」發生量,即可算出各批次分攤來的生產成本。 圖解...(Source:Exhibit 2-2, Cost Assignment to a Cost Object : Horngren, C.T., S.M. Datar and George Foster, Cost Accounting- A Managerial Emphasis, 11th ed, 2003.) *參考文獻 ․Horngren, C.T., S.M. Datar and George Foster, Cost Accounting- A Managerial Emphasis, 11th ed, 2003. ․林定皓,多層、高密度電路板綜覽,表8.2典型製程內品檢工作項目 站長回應: 我想您可能误会我先前回函中的意思,您所看的内容应为Q153-1的响应。不过,透过您的再次来函,更详细地说明了您的问题细节。兹简要回复您的问题如下: 零售商生鲜食品之加工作业,以本题为例,主要涉及采购进货、屠宰、切割、(分级)、包装、储存、上架,其中的采购进货、包装、储存、上架,可视为零售商的管销费用(Operating Expenses)及物流成本(Logistics Costs)项目,屠宰、切割、分级之作业成本,为简便起见,可合并当作是一项加工成本(Conversion Costs),包括有机器设备之折旧、人工成本、用电成本、包装用之材料成本…等。(注:有时零售商所采购之猪只,已经过屠宰,因此零售商之现场作业之加工成本,主要为切割、包装) 成本要素可简化为两部份,一为生猪之进价成本,另一为加工成本。如您所提:「每一头猪的肥瘦肉比率、内脏重量都不同」、「实际运作的时候…是没有办法当场纪录」商品的重量,因此可考虑依批次方式来作成本分摊,亦即不考虑个别每一头猪之状况,而是以一次处理多头猪来算,如:每天、每周或每月所处理之猪只总数,视为同一「批次」(Batch)。如此既能节省信息处理成本,又能顾及个别原料(猪只)之品质差异。 在「共同成本分摊」(Common Costs Allocation)的概念下,成本项目包括进货成本及加工成本,可先就每一批次累计上述两项成本。实务上,对加工成本,亦未必要计入产品成本中,当作管销费用亦可(尤其是加工成本所占比例不高时,基于会计上「重大性」,可采权宜之处理)。而成本率应稍微修改成:每一批次 进货總金额/可供销货總金额。(注:此时假设所有切割后之成品,包括猪肉、内脏...等,对公司之「价值」系为相等)在生鲜肉品包装时,会有价格卷标之产生、黏贴,除能取得个别成品之零售价资料外,亦可取得成品之重量资料。将某一批次之所有价格卷标上之价格加总(注:有些印制标签的机器能自动作加总)后,即可得到「可供销货總金额」。 计算成本率中之各项金额,未必采每批次之「实际数」,一旦经过数次实际成本的计算经验后, 将能够取得一「预估数」,来取代每次实际成本率计算 ,节省为取得「实际数」所耗之信息成本。 销售时之价格差异(如:打折促销、限时优惠…)不必列入成本之考虑,因其并非常态,且时常配合卖场现场活动而来。此处之「价格差异」,在会计上,作为销货折扣(Sales Discount)或促销费用处理。实务上,亦常发生「过期损耗」,此时透过将过期品售价总额列为销货减项或将价格卷标还原为成本,认列损失,皆为可行。 -1同學回應:[922會三CAIS第 6 組](93/3/4) 實際製造費用分攤率=實際製造費用 / 分攤基礎的實際作業水準 實際製造費用分攤是當公司在計算產品成本時,成本含有實際直接原料成本(Actual Direct Materials)、實際直接人工成本(Actual Direct Labor)、及按實際製造費用分攤率求得的製造費用,即是所謂的實際成本法(Actual Costing)。實務上企業採用此方法的並不多見,因為實際製造費用必須到了會計期間終了才能得知確定的數字。若只以實際製造費用分攤率計算各批次之製造費用,容易造成產品單位成本隨著產銷量變動而有波動不穩定的現象。 為了避免以上現象,因此多數企業採用預計製造費用分攤,用預計製造費用分攤率計算各批次的製造費用。 預計製造費用分攤率=預計製造費用總額 / 預計分攤基礎作業水準(如人工小時) 將某批次之實際耗用的分攤基礎作業水準,乘以該分攤率,即可算出分攤到該批產品之製造費用(Applied Factory Overhead)。採用此法(正常成本法 Normal Costing)製造費用不會因某特定期間產銷量的變動而有劇烈的波動。 當會計年度終了時,實際費用與已分攤費用之間的差距,稱為費用差異(Overhead Variance)。
少分配費用:差異為正數,實際費用>已分攤費用
編按:亦即平常會計帳務處理採正常成本制,但期末時,已結算製造費用之實際數字後,基於成本原則,財務報表須反映實際數,則期末時須針對多(少)攤製造費用作成本調整,以回歸實際成本制,進而符合GAAP之要求! ․Don R. Hansen Maryanne M. Mowen著,吳蕙琳譯(民88),成本管理(上)基本概念與會計系統,台北市:揚智文化。 ․汪泱若 張錫惠著(民86),成本會計(上冊),台北市。 - 2同學回應:[et****@yahoo.com.tw]](93/9/5) Q1產值在工業上有分「工業總產值」和「工業銷售產值」。工業總產值就是工業總產值是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工業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工業最終產品或提供工業性勞務活動的總價值量。工業銷售產值是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工業企業在一定時期內銷售的本企業生產的工業產品或提供工業性勞務活動的價值總量。 【工業總產值 = 成品價值 + 對外加工費收入 + 自製半成品在製品期末期初差額】 1. 本期生產成品價值:指在報告期生產,並在報告期內不再進行加工,經檢驗合格包裝入庫的已經銷售和準備銷售的工業成品價值合計。生產成品價值按成品實物量乘以本期產品不含銷項稅的實際平均單價計算;會計核算中按成本價格轉帳的自製設備和自產自用的成品,按成本價格計算成品價值。 2. 對外加工費收入:企業在報告期內完成的對外承接的工業品加工的加工費收入和對外工業品修理作業所取得的加工費收入。 3. 自製半成品在製品期末期初差額:一般可從會計核算資料中取得。 【工業銷售產值=銷售成品價值+對外加工費收入】 1. 銷售成品價值:指企業在報告期內實際銷售的全部成品、半成品的總金額。 2. 對外加工費收入:是指企業在報告內完成的對外承接的工業品加工的加工費收入;對外工業品修理作業可收取的加工費收入和對內非工業部門提供的加工修理、設備安裝等收入。 Q2因為製造費用無法直接歸屬至特定產品,故以預計分攤率,分配於當期生產的產品。 首先先選擇代表基本產能之數量單位,雖然正常產能常被採用,但採用實質產能為基礎更好。當一項產能基礎選定後,接著選擇成本分配基礎,例如採用「產值」中的直接人工小時、直接人工成本 或機器時數。然後計算製造費用預定分攤率: 製造費用預定分攤率=預計製造費用總額÷分配基礎的預計總數量 根據實際使用的分配基礎數量,將製造費用分攤到各批次。期末時將實際與已分攤製造費用的差異入帳,並用以調整產品成本,和改進下一次的製造費用分攤率的估算。 但為了提供有用的生產部門製造費用之情報給管理當局,應分成2類:總數隨成本動因之增加而呈等比例增加的變動成本;總數不隨數量之變化而改變的固定成本。分別去計算其固定成本分攤率及變動分攤率。 *參考資料: ․穆罕默德•胡笙,成本追蹤控制,新自然主義公司 ․李宏建、姚重仁、盧聯生合譯,成本會計,第5版,天一圖書 -------------------------------------------------------------------------- -1同學回應:[923會三A haruko****@yahoo.com.tw](93/7/24) Q1:產值是指生產出產品的總價值,也就是指以貨幣表現的全部產品的總量,它反映一定時期內的生產總規模和總成果。總產值的計算方法通常是按產品及其副產品的產量分別乘以各自單位產品價格求得。 Q2:[一]選擇適當的分攤基礎 導致製造費用發生之因素稱為成本動因。在分批制度下,企業應可依過去之經驗,於眾多成本動因中,找出一個與製造費用之發生關係最密切之因素,即主要成本動因,作為製造費用之分攤基礎。但在分批成本會計制度下,各批產品應負擔之製造費用採預計分攤率計算其金額,再予攤入,為較佳之選擇。
製造費用預計分攤率=變動製造費用分攤率+固定製造費用分攤率 [二]預計分攤率之決定 欲決定製造費用之預計分攤率,必須於期初先估計該期間(通常為一年,因其包含季節循環)製造費用之總數,選擇適當之分攤基礎並估計其總量,最後,以估計製造費用總數除以估計分攤基礎之總量,即得每單位分攤基礎之製造費用分攤率。 假設成本動因為員工產值(也可為機器產值….等),員工產值係將工廠總產值除以該廠之員工人數所得之值。則因全年實際員工產值在制定預計分攤率時並不確知,因此企業可於相關範圍內選擇若干不同之作業水準(例如:正常產能),分別估計在作業水準下製造費用之金額,並區分為固定與變動二部分。 變動製造費用隨作業水準之增加而比例增加,變動製造費用分攤率不受作業水準高低之影響,亦即以任何作業水準之變動製造費用總數除以其作業量(如:員工產值???員工產值可用來作為製造費用之分攤基礎???),所得之分攤率均相同。而固定製造費用因為總數不變,以該總數除以不同之作業量,將得出不同之分攤率。 *參考資料: ․成本與管理會計學新論,李宗黎、林蕙真 著,第三章分批成本會計制度 ․COST ACCOUNTING, Carter & Usry, 13th edition, Ch12 -3同學回應:[923[u015****@scu.edu.tw]](93/9/3) 由於之前同學在實質產能方面的解釋以十分詳細,故在此只針對後2小題做補充。 Q:採用實質產能對財報的存貨評價、損益計算、成本控制會產生哪些影響? A:使用實質產能,管理人員可將所提供資源成本區分為已耗用及未使用兩部分。因此,其對長期產品成本之計算代表了生產產品時耗用產能的部分,並未計入未使用產能成本。而以實質產能為分攤基礎的預計固定製造成本率,在期末,任何與實際成本的差異需按比例分攤至存貨及銷貨成本(除非差異金額很小)來計算公司營業損益。故使用此法在財報上能真實地反應出由顧客較樂意支付之價格所計算出的存貨及損益。另外在成本控制方面,採用實質產能,無論產能需求為何,其於提供產能時就固定了產能成本。因此這不但可避免惡性需求螺旋循環之產生,更能指引管理人員管理未使用的產能,例如:可設計新產品填補未使用產能或將未使用產能出租給他人,甚至乾脆裁撤未使用產能。還有,許多公司將實質產能與整體預算產能兩者所生之差異,分類為計畫中未使用產能,並以此作為績效評估的依據。 Q:ABC對存貨的評價方法符合GAAP嗎? A:ABC制度不論在理論或實務上都是被接受的。然而ABC努力搜集的資料不在於滿足外部報導之需要,因為傳統成本計算制度所提供的資訊就足以作為財務及稅務報導所需;也就是說,傳統制度針對財務及稅務報導,而ABC是針對臨時的特殊研究。許多曾採行ABC之公司繼續使用簡單的傳統制度作為例行性的對外報導制度。另外也有公司使用ABC制度做例行性的對外報導,不過是簡單的ABC制度。因此,既然ABC制度能作為對外報導的使用,且又符合實務及理論,故符合GAAP。 *參考資料:成本會計,Usry - Ch.14, 作業會計之ABC&ABM;Horngren- Ch.9, 存貨成本計價&產能分析 ----------------------------------------------------------- -2同學回應:[923會三B a354****@yahoo.com.tw](93/7/24) 實質產能(Practical Capacity):由於無可避免的中斷,如修理所浪費的時間、無效率、停工、復工、失敗、材料瑕疵、材料及物料運送延誤;人工短缺及缺席、星期假日、休假、存或取得及模型、樣式的改變等,都將造成產能的減損。此外,工作班次轉換之次數亦須考慮在內。這種產能減少多係內部影響造成,並未考慮外部影響-缺乏顧客訂單。 由於一般會計是用正常產能,其中的差異就是製造費用正常產能是用估計值,而實質產能是實際值,故會有製造費用高低估,若製造費用高估,則存貨評價高估、損益低估;若製造費用低估,則反之。 ABC存貨評價方式不符合GAAP,因為在ABC之下,有多個成本動因,對每一個重大的作業要計算作業成本庫及辨認成本動因。但在GAAP之下,只要選定一個成本動因分攤即可。(???) ðGAAP & ABC ----------------------------------------------------------- -1同學回應:[923會三A u015****@yahoo.com.tw](93/7/24) 實質產能(Practical Capacity):任何公司均不太可能在理論產能下(全速且無中斷之生產)操作,由於無可避免中斷,如修理所浪費的時間、無效率、停工、復工、失敗、材料瑕疵、材料或物料運送延誤、人工短缺及缺席、星期假日、休假、存貨取得及模型或樣式的改變等,都將造成產能的減損。此外,工作班次轉換的次數亦須考慮在內,這些均將使理論產能下降至實質產能的水準,此種產能的減少,多為內部因素造成,並未考慮外部影響(例如顧客訂單短少)。從理論產能至實質產能一般將減少15%~25%不等,使得實質產能水準僅能達到理論產能水準的75%~85%。 GAAP規定:財務報表之存貨評價應以歸納成本法(全部成本法)為基礎,而ABC制度乃為了管理者方便而發展出來的制度,並非採用傳統成本制,因此不符合GAAP原則(???) ðGAAP & ABC 傳統成本制:按整個公司或部門為規劃及控制成本之對象,故匯集成本按整個公司或部門為中心,且製造費用通常採單一分攤基礎。 作業基礎成本制:按活動或作業為規劃控制之對象,並以活動、作業匯集成本且將各作業費用按不同之分攤基礎分攤至產品。 *參考資料: ․杜佩玲、吳素環,漫談作業基礎制成本管理(上),資誠之友 ․吳開霖編著,製造業成本會計制度實務,台北:瑞霖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民國83年,初版,頁134-136。 編按:GAAP & ABC 1. Troxel (1992) 認為 ABC 與 GAAP 兩者主要差異在:a.期間成本的認定、b.產品成本之計算、c.生命週期成本制度。Troxel 建議透過調整分錄來解決兩者的差異。 2. Stratton (1993) 指出「除了在少數情況下,依照 GAAP 及 ABC 所編的財務報表,在存貨評價及損益方面有顯著的差異。」傳統的會計認為管銷等費用是屬於「期間費用」,而 ABC 卻認為管銷及研發費用可歸納於產品生命週期內,是產品的部分成本,不可視為期間成本。 *參考資料: ․李錫儒,1998,新會計制度之整合-以信美家具為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曉慧 譯(Robert S. Kaplan & Robin Cooper原著),成本與效應 (Cost & Effect),2000.12,臉譜出版,初版。 站長回應: 共同費用之分攤係基於編制部門別報表(為結算部門績效)而來,「費用-行政部門」係用於平日彙整各細項共同費用,待月底時,為結算部門別損益,再透過分攤,將共同費用由 「受益」單位負擔。故平日發生行政(共同)部門費用時, 費用- 行政部門 XXX 現金 XXX 必要時(如基於稽核, 預算及控管...目的),另需設置「費用-行政部門」之明細帳。月底時,管銷費用分攤分錄: 費用- 業A單位 100,000 費用- 業B單位 40,000 費用- 業C單位 60,000 費用- 行政部門 200,000 分錄摘要:行政部門管銷費用分攤 *參考資料:Carter and Usry, Cost Accounting, 13th edition, Ch.13或中文翻譯本:黃金發編譯(2003),成本會計學,第13版,華泰文化 -2同學回應: 商三C [nancy****@seed.net.tw](94/4/20) 1. 對內加工成本不應計入加工收入,而是計入製造費用(加工成本),再將加工成本攤入模具成本中。 本期銷貨成本 = 本期投入的總成本 -本期庫存成本 製造費用為投入總成本之一部分,如未將費用計入會計軟體會使總成本低估,銷貨成本也會少估。 2. 製造費用指生產部門所發生的各項費用,如間接人工、折舊、修繕費等費用,所以彫刻機器應按耐用年限平均分攤折舊,將折舊費用計入製造費用內(加工費用),而機器運作小時也應計入製造費用中,再攤入模具的銷貨成本。 *參考資料:陳美月、張中民、汪玉玫 編著,成本會計學,台灣西書出版社印行 陳專塗 審校 94/4/22---------------------------------- 站長回應: 1. 雕刻機無論從事雕刻自己的模具或承接外來加工訂單,皆應承認加工成本。
2.
模具加工成本包括人工成本,雕刻機折舊費用及相關因雕刻機運轉時所衍生之成本 3. 雕刻機折舊費用之提列可採生產數量法,即先行預估雕刻機器可使用小時數,並將雕刻機購置成本除以 可用小時數,則任何工單使用雕刻機時數乘以折舊率,即得此工單該負擔多少的雕刻機折舊費用 (簡單算法:不記時數的話,亦可每張工單,該負擔多少折舊費用來算) 4. 雕刻公司自己的模具,雖無立即之收入,但應視為自己模具成本之加項或沖減模具之累計折舊,亦即 會計學中所謂增添或改良之處理方式。 5. 帳務處理無論透過人工或電腦,其結果應一致;若已採電腦記帳,人工處理僅是輔助電腦功能之不足, 但最後需將其透過總帳之傳票作業,切轉傳票,則電腦帳才會正確。 由於來信內容有許多不明之處,故僅能先行提供上述會計處理建議! - 1同學回應:[942g CA第 1 組 ](95/3/16)首先就半成品委外代工且假設有以下情況: 1. 材料由本公司購置,再委外代工:支付受託者代工費,視委外代工成本為人工成本的一部分,並將其平均分攤至產品。 2. 向外購置半成品(最原始材料由受託者自行購置):將半成品購置成本視為本公司材料之取得,而分攤人工成本的基礎僅須考慮自行加工組裝的人事成本。 就自行組裝的人工成本分攤,有以下情況:合理分攤人工成本至產品之要件在於本公司的人工薪資,因此端看公司採用何種方式來計算本身的薪資費用。 情況1:可採用獎工計畫來提高公司的生產效率,依照所制定之獎工計畫標準,來分攤每件成品之人工成本。但獎工計畫的採用,應設定標準工時,此舉乃是為了待實際人工成本發生時才可區分差異,以探討本期實際人工成本較標準高或低的原因,是因為人工小時數過多(員工偷懶或是請到經驗比較不足的員工)或是過少;以及衡量是否設定的標準工時有低估或是高估情形,進而修正設定的標準工時。 情況2:使用變動成本之觀念(變動成本的總金額隨產量成比例變動,在攸關範圍內,當產量變動時,每單位成本維持穩定),依員工的計工單來計算人工成本,再分攤至單位產品上。 情況3:若公司薪資計算是以月(或日)計算,且每位員工薪資為固定數,如:作業員共10人,每人每月薪資為30,000元,則共有10*30,000=300,000元的薪資基礎可作攤提,攤至當期總產出量。因無計算標準工時,便無法利用標準工時方法計算每一產品之人工成本分攤數;因此,可就當期實際薪資費用作為攤提基礎,計算每一產品的人工成本分攤數。 在上述各種情況下,由於貴公司屬於小型企業,為節省會計處理成本起見,建議貴公司採用實際工時分攤即可。 *參考資料:Carter and Usry, Cost Accounting, 13th edition, Ch.11. 陳專塗 審校 95/3/18-1同學回應:[943商進CA第 2 組] (95/7/16) 1. 原料、物料及商品之購進成本,以實際成本為準。實際成本,包括取得之代價及因取得並為適於營業上使用而支付之一切必要費用(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第37條),故以上項目皆要列入成本計算。進口費用如何分攤?當貴公司自行從國外進口商品或原料,因而發生了許多衍生費用如關稅、運費、保險費、倉費儲等,必須將這些費用歸屬至相關商品上,當成商品成本的一部份。全年購入商品成本應包含各種進口稅捐及進口商品之國內運費在內。原則上進口物品所產生的所有費用皆應列為成本,至於是否包含這些費用(海運、保險、銀行手續費、進口稅、海關倉租、檢驗費、報關費、國內運輸費)則須看「貿易條件」而定,但是原則上以上費用都會內含於報價裡面,目前都是以「重量」或是「總重量」來計算這些費用。2. 商品成本與售價的比例,最好的方式是由該廠商想要賺取多少的「毛利」再往回推(編按:短期內,亦須考慮競爭者之定價、市場行情等因素)。3. 依照題目所提供的小型店家資料,所列費用是可包括在管銷費用中。營業稅不屬管銷費用。由於管理上要把「產品成本」 與其他非相關於產品本身的成本分開,才能夠正確地去檢視公司經營狀況,而在財務報表的表達上歸屬於「管銷費用」項下。4. 毀損跟贈品如果是在買賣業:贈品通常會放「營業費用-廣告費」之類;毀損就看情況,如果是放置太久壞掉,就會放在營業外支出的其他損失中。 *參考資料: ・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94.12.30),全國法規資料庫 ・聞順發(2005),國際貿易操作實務,第24章進口成本計算,五南圖書,2005.12 ・William K. Carter / Milton F. Usry 原著;黃金發 編譯(2003),成本會計學,第13版,台北:華泰文化 ・張錦源、康蕙芬(民90),國際貿易實務新論,台北:三民書局 ・盧文隆(民93),成本會計(上),台北:華立圖書 - 1同學回應:[952g CA第 1 組 ](96/3/13)Q1: 2個半成品仍依 實際投入量×預定製造費用分攤率,分攤應有之製造成本,並累計相關材料及人工成本於原工單內。確定客戶砍單時,應立即評估是否繼續生產: 情況1. 無法再出售,不再繼續加工,將其報廢;製造商可要求提高前 8個製成品的售價(提高之價格可以後 2個半成品已投入成本×(1+應有毛利率)為準),或依約要求訂貨廠商支付違約金;前述 2個半成品若無法索賠補償,該工單別毛利將下降甚至導致虧損,日後依客戶別銷售(收入及成本)報表分析時,可依該特定客戶交易特性,給予較高報價;甚至應考慮拒接該客戶訂單。 情況2. 繼續加工對雙方有利,完成後再出售。將 2個半成品淨變現價值扣減生產成本後,不足差額可向訂貨廠商索賠補償;若無法索賠補償,將產生損失(並降低原訂單之毛利),後 2個半成品生產成本仍歸屬至該特定客戶。 Q2:就會計的記帳基礎而言,是應計基礎制(權責基礎)。應計基礎的精神所在:收入與費用認列時點以其「發生」時點而不是以「收(付)現金」的時點為主。因此何時付現並不影響到成本的分攤,應以成本發生的期間認列成本。 *參考資料:Carter and Usry, Cost Accounting, 13th edition. - 1同學回應:[953n CA第 2 組 ](96/7/28)由於問題中並沒有給予比較詳細的條件說明,加上個案涉及投資顧問公司,故以下分成兩部分來回答: 1. 如果此70萬的畫作為真跡,或者貴公司打算假以時日後,將此畫作出售以賺取價差利益,則沒有分攤的問題,入帳方式係將此畫作列為長期投資,借記:長期投資 70萬,貸記:銀行存款或相對科目 70萬。 2. 如果純粹是以買入畫作當作擺飾或是模倣真跡之畫作,則列為財產廠房設備中之其他資產項下;而分攤的年數則因沒有詳細規定及法源依據,個人認為較允當的年數為 5~7年分攤;借記:固定資產-其他 70萬,貸記:銀行存款或相對科目 70萬;年底時,根據買入的日期認列應認列之折舊費用,假設為年初購入,以 5年分攤,則應借記:折舊費用 116,667,貸記:累計折舊-其他資產 116,667,殘值為 116,667。 由於藝術品於法中並無明確規定與依據,加上題目中未詳述此藝術品之用途,前述回答係根據事務所會計師之實務經驗;成本會計課程中所探討的分攤方式,較不適用於投顧公司,因投顧公司主業為募集資金用以投資獲利或賺取佣金價差,在實務上也常常用來做為股東交叉持股或子母公司之間交易控股等,因此便以本事務所會計師及資深同事討論之口述結果來回答此問題。 *參考資料:安仕會計師事務所之會計師及資深同事口述 - 1同學回應:[961s CA第 3 組 ](96/11/23)1. 由於未告知營運管理費,每月給客會計服務成本$700,佣金($1,400×10~20%約等於$200/每客戶)。由於佣金只給一次,所以須要攤銷($200÷5×12約等於$3.3/月)。所以每月利潤 [$1,400(售價) - $700(成本) - $3.3(佣金分攤) – X (營運管理費)] × 客戶數。在只有一個客戶的情形之下淨利約$500~$600之間,所以增加客戶的數量可以比較容易達成目標。 2. 目標是使用五年,所以成本按5年共60個月攤銷($6,000÷60=$100/月),伺服器每年系統成本$1,000按電郵使用數攤銷,第一年($1,000÷8÷12=$10.4/月),所以第一年每月固定+變動成本攤銷($100+$10.4=$110.4),如果第一年每月租金($30×8=$240),$240-$110.4=$129.6,其中還需要有銷售佣金10~20%的話,要達到目標恐怕還有點距離,最好的方式是增加客戶使用量,使每年的系統成本降低或者提高租金。 -2同學回應:[1002會三D [981524**@scu.edu.tw]](101/6/17) 成本的分攤必須以具有合理因果關係的方式分攤,以使成本計價正確,如此才可提供一個具有決策有用性的成本資訊。當公司之每次洗板數量不固定時,可以依照公司的產能水準分攤成本,以預計分攤率,其中產能水準可分為:(1)理論產能(Theoretical Capacity)。(2)實質產能(Practical Capacity)。(3)預期實際產能(Expected Actual Capacity)。(4)正常產能(Normal Capacity)。而上述四種方法,僅第(3)及第(4)種是所得稅法所接受的方法,故(1)、(2)兩法僅可做為公司內部訂價、決策判斷或績效評估的方法。除此之外,當採用預計分攤率分攤成本後,期末時必須與實際發生之製造費用相比較,將多或少分攤製造費用依其金額之重大性,做不同之處理,若金額較不重大,則可直接結轉為當期費用,但若金額重大,則須比例分攤至在製品、製成品及銷貨成本,並要重新評估所採用的產能水準是否妥當(無論該差異金額是否有利,都須重新評估),甚至直接將此一製造費用當期全部費用化。 *參考資料:Carter, Cost Accounting, 14th edition, Ch.12. ------------------------------------------------------------------------------- -1同學回應:[1002會三D [a****_y****@hotmail.com]](101/5/25) 1. 若洗板數量不固定,是否可預估這批所設計的PCB數量?→若可以的話,就可以依洗板數量分擔底片費。→若無法預估的話,可以參考過去每批產品平均生命週期內的總洗板數量,計算出每片產品該負擔的底片費用。當產品確定停產時,若有多或少分攤底片費,將其餘額沖銷到「製造費用」或「銷貨成本」內。 2. 第一次發生鋼板費用時,如果電路板的鋼板費用相對其他的料工費而言,不重大,可以當作第一批產品的成本。若重大,仍預估此款機種的總生產量,得到平均每一單位產品須負擔的鋼板費用。同樣的,當產品確定停產時,若有多或少分攤鋼板費用,將其餘額沖銷到「製造費用」或「銷貨成本」內。 當檢視過去底片費用及鋼板費用常有重大多或少分攤費用時,應加強每一款產品生命週期內總產量的預估能力,否則基於穩健原則,僅由第一批產品負擔底片費用及鋼板費用;另基於資產評價(減損),於年底時將未攤銷費用或資產減損損失,反映到當期綜合損益表。 * 對本議題,我也有意見要表達! clift@scu.edu.tw(請註明問題代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