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19更新)

Q102: 資料處理模式

Q102-1 (90/11/20)資料處理模式的演進a******@ms53.hinet.net

你好:請問一下,資料的處理模式有-1. MIS與分開處理2. 透過ERP系統使得MISAIS可在同一系統中處理,但特殊的交易事項仍要由人工輸入3. 透過整合的ERP系統,可將所有的交易資料,整理出財務及非財務的資訊 。有這三種演變模式,目前國內企業普遍還在第二個模式,可否請問這三種模式的優缺點呢?謝謝!!    我要看 回應內容


Q102-2 (95/10/17)資料蒐集的來源a91****@yahoo.com.tw

假設用紙筆作業的話 (意思就是公司的會計系統是用人工記帳的,沒有用電腦),你要怎麼蒐集這些資料?可以從每天或每月的銷貨統計表以及收款統計表去蒐集資料~~但我不太懂統計表是什麼~?可以給我協助嗎?   我要看 回應內容


Q102-3 (97/3/5)線上作業電腦系統yahan****@yahoo.com.tw

在第三號審計實務指引中,線上作業電腦系統之種類,把自動櫃員機提領現金歸類為「線上輸入暫時更新處理」,那現今在網路銀行的轉帳、匯款…是屬於何種類呢?謝謝!    我要看 回應內容

 

編按:審計實務指引第 3 號 資訊系統環境--線上作業電腦系統 (92.06.24發布)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

Q102-1

-1同學回應[902會三C AIS第 2組] (91/4/8)

資料處理模式一:管理資訊系統(MIS)是一種人機整合系統,它提供資訊以支援組織的日常作業、管理以及決策活動。這一類的系統使用到電腦硬體、電腦軟體、作業程序、企業問題模式及資訊庫等科技。透過MIS的系統配合更可發揮管理的最終目的,分開處理經由人工的審核資料,確定無誤再加以分類歸檔,基本上基於人工的處理,難免會有錯誤產生,所以在系統開發上漸漸的搭配電子化來輔助其作用即是二、三開發之原因。

因早期的時候處理資料用的是人工檔案管理亦即是分開處理最早期的資料都是透過人工來做檔案管理,也就是說將各種資料透過卡片記錄後歸檔,往後若要調閱時,再將卡片取出以處理資料。例如:戶政資料、醫院病歷、圖書館藏書資料等,不勝枚舉。此種方式基本上有許多處理上的限制,例如:1. 如果我們要對資料做一番統計時,便必須要大費周張地在眾多卡片中做搜尋、加總等動作。2. 隨著資料量的增加,儲存的檔案也越來越多,佔掉不少空間。3. 無法同時供眾多人調閱使用。4. 卡片與卡片之間的關係須由人工來記錄、管理。5. 容易被弄丟、毀損、竊取或拷貝帶出去。 因此,藉著電腦的出現,漸漸地我們便希望能將資料電子化,以透過電腦來管理。我們也知道事實上目前仍有許多的機構仍然採用此種方式在處理資料,其主要原因不外乎傳統的資料量太大,無法一時將所有的資料數位化等緣故。

資料處理模式二:優點: 傳統企業的管理方式是以組織架構為導向,以會計傳票、訂單、庫存量報表等資訊作為決策的來源,而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則是將企業在各種工作流程當中所獲得的訊息,做一個有效率、有制度的整理,利用電腦軟體的快速計算與統計的特性,提供管理者更方便做出決策的工具。 特殊資料經由人工來處理,比較有一層評估的保障,可以適時地做出彈性決策,不必受制於電腦化的影響,沒有辦法視情況而做出更改動作。缺點: 首先,由分開處理的階段演進至此第二階段,目的就是想脫離使用人工的成本考量。不然,一方面開發新系統,但人工的使用比例卻沒有明顯降低,那麼即失去了開發新系統的用意= = =>最主要的理由。再者,特殊交易事項由人員處理,倘若是系統原本並無考慮到的交易情況,一般人員並無能力應變,因為其對系統的開發並不熟稔。

資料處理模式三:優點:1. 簡化工作流程、加快企業反應速度---提高顧客滿意度 。2. 提高資料的共用性與正確性----縮短週期時間。3. 達成資訊的即時化與同步化----節省成本。4.節省管銷費用、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提升競爭力 。5. 掌握實際經營狀況、快速因應市場及顧客需求----維持領導地位。6. 可支援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顧客關係管理等應用的基礎----改善產品 。缺點:1. 這套系統不同於一般導入的電腦系統,不但金額龐大,更攸關企業的存亡,外界提供的產品眾多,又由不同的業者搭配相關硬體與整合服務兜售,使得企業主在選擇上增加不少的困難。稍不注意,不但無法提升企業獲利能力,更可能導致企業體質的衰弱。2. 在導入成本上的考量,因為不同的產業特性可能有不同的運作模式,所以買一套功能雖然齊全卻過於龐大的ERP系統,不但曠日費時,所費不貲,最後又用不到那些多餘的功能。所以選購ERP系統時要先考量自己企業的特質和相關需求,才在導入的功能模組上做調整反應。3.以現階段來說,平均一家頗具規模的國際企業,要導入完整ERP系統的時間大約是14個月,也就是說這樣的投資必須要一年多之後才能正式啟用,而要體驗到整體效率的提昇,得要再過一年。從先前的審核,決定產品與相關配件,到實際導入,再到最後階段的上線使用與驗收,中間可能會隔了兩年以上的時間,這樣攸關企業存亡的投資要到這麼久之後才能知道成敗與否,中間風險實在很高。所以,導入的時機(Timing)相當重要,需要詳加考慮。4.ERP產品是個一般性的產品,所以對於各種行業的特性並不會全部都能達到顧客的要求。因此,ERP廠商往往會提供一些外掛模組(Plug-Ins)給客戶做最佳化的調整。不過,因為產業差異太大,甚至各別公司的特性也不盡相同,所以,常常還會另外撰寫特定功能的程式模組,以取代原來不敷使用之處。所以在規劃這類特別撰寫程式模組的時候,需要注意軟體發展上的風險,像是開發時間延遲過長,外掛模組與現有系統不相容,或者是程式有錯誤都會造成不少的風險。

*參考資料:探討資料與資料庫-資料處理的演進


Q102-2

-1同學回應[jason****@yahoo.com.tw](96/1/3)

一般會計程序由蒐集原始憑證,(如發票出貨單,費用單據等)開始,繼而憑以編製記帳憑證如傳票從而登,日記帳、過分類帳編試算表工作底稿,調整、製作財務報表結帳 如此週而復始,成為一個會計循環。由[ ]中的人工記帳會計程序我們就可以清楚的瞭解,如何蒐集我們所需要的資料。

所謂的統計表:就是把統計數據分類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在表格上。而銷貨統計表:統計出指定分店或全部分店在某一期間內針對客戶或商品出貨記錄。可指定全域或單一分店範圍可針對客戶或商品進行期間式統計可選擇〔明細表〕〔日計表〕〔月計表〕〔年計表〕等格式。收款統計表:統計出在某一期間內已經向客戶收取的款項金額。可指定客戶進行統計或針對日期不分客戶進行統計可選擇〔明細表〕〔日計表〕〔月計表〕〔年計表〕等格式。 藉由統計表的歸納及整理,我們可以更加清楚的瞭解到在某項業務或會計項目上整體或者是分類(例如:時間上年/月/日的分類、業務上進貨/銷貨/收款/付款)的統計數據,以便使用者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去瞭解他所想統計的範圍,也方便決策者做出及時的反應。

*參考資料:

・方世榮(民90),統計學,第四版,台北:華泰文化

・ 馬君梅、柯瓊鳳、詹乾隆、吳燕瑛、陳專塗、廖素娟、謝永明(民95),E化會計學,初版,台北:新陸

資料表定義,營業管理系統,全球通進銷存

電子計算機處理會計資料作業程序行業別會計制度指南-系列11手工具製造業,經濟部

馮鑑中,會計電腦化的新時代,文化交流道,第7期,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網

陳專塗 審校96/1/15


Q102-3

2同學回應:[971s CA第 11 組 ](97/12/19)

網路銀行的轉帳、匯款是屬於「線上輸入暫時更新處理」。依照第三號審計實務指引中第13條之敘述:線上輸入暫時更新處理包括線上即時處理線上批次處理,其方式係擷取最近期更新之主檔為暫存檔,每筆交易發生時,隨即更新暫存檔,並藉由暫存檔查詢資料,其後採批次處理之方式,驗證檢查此暫存檔及更新相關主檔。而網路銀行的轉帳、匯款之金額是於暫存檔中檢查,並隨即扣減客戶帳戶之餘額,就轉帳者、匯款者而言,此系統如同線上即時處理系統,其於資料輸入後可立即得知處理結果,惟此項交易於更新主檔前尚未完成所有驗證檢查。

*參考資料:審計準則公報及審計實務指引合訂本,民國97年9月版

-------------------------------------------------------------------------------

-1同學回應[j888****@yahoo.com.tw](97/6/30)

轉帳是匯款的一種。營業時間後之轉帳屬次營業日帳,不可抵充當日入帳帳戶應付之票據款項,惟其轉入之帳款可利用自動化服務設備辦理轉帳,該交易均屬次營業日帳。營業日下午三點半之後之交易視為次一營業日交易,且星期五下午三點半之後與星期六、星期日、星期一均視為同一個營業日。

*參考資料:網路銀行及網路ATM申辦、變更及交易操作說明,台灣銀行


* 對本議題,我也有意見要表達! clift@scu.edu.tw(請註明問題代號)

* 來信請注意  ......

[上一則][下一則]